為推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推動消費品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5月5日上午,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峰會暨2023“三品”全國行(重慶站)在重慶悅來會展中心正式開幕。
本次峰會以“踐行‘三品’戰略·服務美好生活”為主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旨在以高標準、高規格、高水平、高質量的特征,以會為媒、以會促產,著眼全國消費品工業發展大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擴大內需和西部對外開放戰略實施,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重慶市政府副市長江敦濤、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梁艾福、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何亞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全偉、市經濟信息委主任藍慶華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國家級行業協會和部分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人、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城市有關負責人、重慶市有關部門和區縣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人,消費品行業投資機構、品牌企業負責人出席開幕式。
近年來,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委《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有關工作部署,以建設全國特色食品產業重要承載區、打造美食工業化城市名片為抓手,借智借力。開幕式上,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遠海運物流西南大區分別簽訂了《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特色食品產業重慶行動》、《共建食品產業供應鏈協同及品牌推廣平臺》戰略合作協議。
何亞瓊司長就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作主題報告,深入剖析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消費品工業關系“國計”、“民生”、在筑牢實體經濟根基基本盤,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明晰了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著力點。
張立院長就《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態勢報告》做主旨發布。據張立介紹,自“三品”戰略實施以來,消費品工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公共服務能力、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數字賦能效果加速顯現:一是數字化轉型政策驅動力持續增強,政策精準度穩步提升;二是“行業-區域”平臺化數字公共服務體系加速完善;三是數字化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羅莉圍繞《重慶市消費品工業數字化發展指數》做主旨發布。據羅莉介紹,重慶市消費品工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指數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共同研究,經過對重慶市消費品工業企業相關數據的綜合分析與計算,重慶市消費品工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指數為125.8,對標先進制造企業的標桿指數177.4,重慶消費品工業仍需要努力追趕。她指出,未來重慶市應將多種模式并進,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發展水平。一是打造消費品“區域特色產業數字化賦能公共服務載體”;二是加強消費品工業數字資源供給和數字賦能企業標桿培育;三是優化區域消費品工業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集群向高附加值躍升。
梁艾福副會長就《提升消費品供給質量 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 協力推動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做主旨演講。梁艾福指出,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亟需多方合力,配套推進,以保障政策暢行,消費無憂。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加快升級消費品質量標準、健全質量認證體系、加大缺陷產品調查力度,推進缺陷消費品召回常態化、健全主要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創新品質方面主要包括重視創新研發和技術升級、強化優質商品服務能力,重視改善終端消費體驗、以人為本,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從源頭上解決創新發展瓶頸。
自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推進實施“三品”戰略以來,共評選出79個“三品”戰略示范城市,這些城市在踐行“三品”戰略過程中,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為“三品”戰略的實施打下了特色紛呈、成效突出的樣板。
本次峰會共邀請重慶市巴南區區長賈暉、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萬勝、浙江省溫州市政府副市長、河北省保定市政府副市長謝鵬,以及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就各個城市在推進“三品”戰略的頂層設計、政策措施、下一步打算等進行對話交流,聽取金融機構在助力“三品”戰略實施中的思考及建議。
第二屆中國(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同步開展,現場人頭攢動,熱熱鬧鬧的多元化展區吸引眾多參會者、企業前往觀展。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9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