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我市和上海、北京、廣州、天津,一道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兩年多來,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統籌下,我市著力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城市“三個層次”培育建設試點示范工作,充分發揮各區域比較優勢和地域特色,充分調動各層級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創新性,闖出一條作為大都市、大山區、大庫區,與“北上廣津”沿海地區不一樣的培育建設之路。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如何加快做熱市場、提振消費?近年來,重慶堅持“一盤棋”謀劃、“一張圖”推進,以打造“國際消費資源集聚地、國際消費創新引領地、國際特色消費目的地、國際消費環境標桿地”為目標導向,統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在此背景下,渝中、江北、南岸等區蹄疾步穩,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不斷提升。
渝中 聚焦重點 創新突破 先行先試 特色鮮明
渝中區孕育著巴渝文化,承載著“母城”記憶,積蓄著開放動力。在全市培育建設工作統籌下,近年來,渝中區奮發先行,開拓創新,對標國際一流,強化統籌設計、加強政策支撐、加大財政投入,全力打造具有渝中辨識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政策引領度持續提升。
近年來,渝中區堅決扛起全市商貿大區、商貿強區的責任擔當,用不到全市3%的轄區面積創造了全市近十分之一的社零總額。2022年,渝中區商務經濟經受住了多重沖擊,仍然保持了穩健發展的良好勢頭,社零總額穩居全市第一,外貿進出口增長11.5%,世界500強落地企業占全市“半壁江山”。渝中區先后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渝中位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心城區評價”全國第八;解放碑步行街被評為首批“全國示范步行街”。
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中,渝中區圍繞“商圈、商街、商場、商店、特色消費場景”五大載體單元,著力塑造繁榮活躍的國際消費載體,加快完善功能完善、品質高端、層級分明的國際消費核心區空間格局;聚焦“購物、旅游、文化、康養、數字”五大消費熱點,著力創造多元融合的國際消費供給,加快構建復合多元的大消費生態格局;突出“企業、經貿、合作、交流、節會”五大開放支撐,著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國際消費名片,加快提升渝中在國際消費市場的活躍度和知名度;把住“城市形態、城市品質、消費要素、營商環境、政策體系”五大重點抓手,著力營造內外兼修的國際消費環境,加快營造近悅遠來、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培育建設工作機制完善、全域聯動、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渝中區商務委主任江南表示,下一步,渝中將對標對表中央精神和商務部工作部署,落實好全市“一號工程”總體安排,持續推動品質化擴容,著力打造世界級消費新地標,繼續引育優質消費資源,強力打造品牌集聚新高地,繼續突出特色化發展,聚力打造特色消費新場景,繼續推動一體化創新,合力打造國際消費新名片,聚力寫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篇“大文章”。
江北 聚焦國際 緊扣消費 突出中心
江北區圍繞發揮中心城區動力引擎作用,聚焦“國際”,緊扣“消費”,突出“中心”,全方位精細化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持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該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限上限下、內貿外貿、網上網下“三量齊增”。今年上半年社零增速、商品零售額總額、網絡零售額總額持續保持全市第一。
江北區聚焦“國際”,合力打造經貿合作示范地。努力實現“買全球、賣全球”,重點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在新機制、新試點、新模式上發力,更高效實現國際國內消費市場雙向聯通。他們充分發揮長安、海爾、智飛等“龍頭”企業牽引作用,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汽車、家電、生物醫藥等產業在西部地區率先形成總部集聚、集群優勢,有力促進貿易轉型升級;積極聚焦東盟經貿合作,大力發展一般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業態、模式,整合消費和金融中心優勢,主動擴大RCEP朋友合作圈。
該區緊扣“消費”,著力打造國際消費目的地。圍繞觀音橋商圈面積、人流量、銷售額“三個翻番”目標,持續推進中環萬象城、長安文化國際商業街等示范項目建設;加大力度吸引國際化品牌、商品、服務等要素集聚江北;圍繞新能源汽車、二手車、智能家電等重點領域,大力發展線上消費、綠色消費,精心辦好“成渝雙城消費節”等一批國家級、市級活動;推出“文、商、體、游、購、娛”特色促銷活動,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該區突出“中心”,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改革創新高地。為培育更高層次集聚全球優質資源的消費中心,江北區依托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內外貿一體化試點等工作推動體制機制、產業集成式改革突破,積極承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跨境金融等試點舉措,全面提升貿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文章。
江北區商務委主任馬釤欂表示,下一步,江北將圍繞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進一步對接國際市場,更高水平集聚全球商品要素,引進國際化消費群體,形成優環境、匯商機、聚人氣的積極態勢,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努力實現引領西部消費市場目標,切實擔穩、擔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選區建設的重任。
南岸 精準謀劃乘勢而上 建設四大優勢品牌
近年來,南岸區圍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區,全面融入“五個名城”建設,加強規劃引領、示范帶動、項目支撐、政策保障,國際消費中心區試點培育建設起步穩健、成效初顯。
南岸區圍繞長嘉匯城市會客廳、廣陽灣智創生態城、重慶東站等區位優勢精準謀劃、乘勢而上,推動南濱路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南坪商圈有機更新、南山生態文旅產業發展、重慶東站樞紐新城及茶園城市副中心加快商業布局,構建四大消費新格局。目前已培育2個城市核心商圈、12個大型商業綜合體、4條市級特色商業街區、8家高星級酒店,建成長嘉匯、廣陽島、三條老街(龍門浩老街、黃桷埡老街、彈子石老街)、五大名館(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重慶市規劃展覽館、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等20余個知名文旅消費地標,推動消費載體逐漸完善、消費業態日益多元、消費場景更顯特色、消費模式趨于數字化。
南岸一直致力于會展經濟、夜間經濟、賽事經濟以及特色美食四大優勢品牌建設。積極打造雙品匯、婚博會、文博會、西部動漫展、住博會等主力會展活動品牌,年均舉辦會展110場;重慶會展新地標——廣陽島國際會議中心已于近日竣工驗收。依托“兩江四岸”核心區位優勢,扮靚“不夜南濱”IP,“不夜南濱生活節”獲“2022重慶十大夜間消費活動”,彈子石老街、龍門浩老街相繼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南濱路沿線成功創建夜間經濟核心區。重馬雙金賽事持續火熱,全國無人機青少年大賽、首屆中國電競大會相繼落地,開展重馬國際消費節、惠民迎新消費季、不夜南濱生活節等20余場活動,帶動商旅文體消費高度融合,撬動消費超20億元。建設南濱路美食街、南山火鍋一條街等2條中華美食街、回龍灣美食街等4條市級美食街,累計培育重慶地標菜8家、鉆級酒家5家、綠色飯店4家、星級農家樂13家,南山火鍋集群亮相央視《焦點訪談》。
南岸逐步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穩步提升國際知名度。注重品質消費資源集聚,引培了40余家首店,引進西南唯一市內免稅店——國藥中服免稅店并匯集160余個國際知名品牌。聚焦南岸味道、南岸工藝、南岸制造等重點領域,培育1家“中華老字號”橋頭火鍋、15家“重慶老字號”,南山盆景、廣陽枇杷、相遇南山等特色品牌。
南岸區商務委主任劉丁表示,南岸將加快提升城市品質,高起點規劃建設重慶東站樞紐新城,持續推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做靚特色美食名片,優化完善配套服務。依托商文旅體發展特色優勢,推動“五個名城”建設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一體化實施,全面提升南岸消費國際知名度,到2025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邁上千億級臺階。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9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