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4大領域17條經驗做法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傳推廣。
在共同完善市場規則方面,川渝深化市場準入“異地同標”,31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川渝通辦”,發布首批7項川渝“一件事一次辦”、34項“免證辦”;健全產權保護協作機制,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域管轄法院——成渝金融法院,設立成渝金融司法協同中心、成渝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推動公平競爭制度協同,針對新型疑難案件,互通裁量標準,聯合立案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220件;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設立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同步互認平臺,推動守信激勵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共享互認。
在共同完善市場設施領域,川渝共建城際交通網絡,16條川渝省際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成渝中線高鐵24個先期開工點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成達萬高鐵7座隧道順利貫通;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組建長江上游港口聯盟,優化長江上游分段通航標準,形成以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為核心,以新田港、龍頭港、瀘州港、宜賓港等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發展的港口集群;協同提升物流網絡運營能力,共同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共同運營中歐班列(成渝),共同出資建設萬州新田港二期工程,物流網絡覆蓋119個國家(地區)393個港口;搭建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平臺,打造“川渝共同產權市場互聯網平臺”,累計成交項目3萬宗、交易額2111億元。
在共同促進市場流通領域,川渝探索建設用地統一管理機制,川渝高竹新區連續兩年單列下達1000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促進勞動力和人才自由流動,“重慶英才服務卡”與四川“天府英才卡”實現7488名高層次人才互認,在川渝毗鄰地區共建人力資源產業服務園;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強化區域金融風險聯防聯控,24家保險機構提供異地出險賠付服務;打造技術服務市場,上線“川渝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整合開放大型儀器設備超1.3萬臺(套);培育數據交易市場,依托西部數據交易中心,構建數據商、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交易生態體系,累計實現數據交易超3億元;加強能源環境領域合作,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
在共同強化市場監管領域,川渝開展跨區域市場監管協作,建立跨區域重大案件聯合掛牌督辦機制,2023年累計開展綜合執法協作28次,相互移送案件線索165條;清理妨礙統一市場的各類規定做法,集中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類規定做法,廢止或修訂政策文件221件;開展不當市場干預行為專項整治,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專項檢查,重點整治傾斜照顧本地企業行為。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9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