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穩”是大局,是基礎;“進”是方向,是動力。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清理和廢止有悖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這為我國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消費和投資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為民營經濟、實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增強了信心底氣,凝聚了發展動力。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首位,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依然是發展經濟的重點工作之一。繼“消費提振年”后,為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商務部確定2024年為“消費促進年”,各部門將在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推動擴大服務消費、繼續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出臺有利于激發消費活力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動下,我國市場主體信心、居民消費信心將進得到一步增強,消費品市場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一)宏觀經濟基礎將進一步夯實
2024年,我國經濟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
素。不利因素有: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競爭和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國內經濟回升向好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困難挑戰。有利條件有:工業制造業基礎牢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人才、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宏觀政策空間較為充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經濟發展提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總體要求,并指出,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由此可見,我國經濟全要素生產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在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政策推動下,經濟增長的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2024年我國經濟將實現穩定較快增長,為我國消費市場提質擴容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二)投資效益提升將有利于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消費和投資是內需的重要構成,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因此,投資效益持續提升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適應消費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發展趨勢,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科技、教育和健康等民生領域基礎設施投入,提升產品設計制造水平,為消費的體驗感、獲得感和滿足感持續提升創造條件;二是通過對重點產業、重點技術的投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出更多有助于激發消費新需求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激發潛在的消費需求,形成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新需求帶動新投資的良性循環。總的來看,2024年我國投資具備較強的增長韌性,基建投資、制造業補短板投資空間較大,房地產投資降幅有望收窄,投資增速將較上年有所改善。
(三)民營經濟信心增強有利于消費持續穩定擴大
民營經濟貢獻了我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鎮就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消費市場實現穩步提升的重要基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法治保障、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綜合性、系統性舉措。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提出,著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支持下,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發展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對穩住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基本盤、穩住消費市場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具有重要意義。
(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有利于消費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明確部署,《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政策法規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引與實踐指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優化消費環境,開展“消費促進年活動”,實施“放心消費行動”。優化營商環境已經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以更優的營商環境激活更強消費供給,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市場秩序綜合治理,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進一步兜牢市場安全底線,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從而激發更大的消費潛力、更強的發展動能,讓更多人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
(五)以舊換新將推動耐用消費品市場提質升級
我國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市場已進入增量與存量并重的新發展階段,針對新階段市場呈現出的新特點、新潛力,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重點將實施設備更新、以舊換新、回收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推動消費品循環經濟發展,實現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等發展目標。預計在政府補貼、商家讓利、標準指引、模式創新等全方位、系統性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我國家電、汽車、家裝等傳統耐用商品市場將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市場規模將得到進一步穩定和擴大,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居民消費能力穩步提升有利于增強消費動力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特別是對中低收入居民而言,收入對消費的影響尤為明顯。2023年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要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提出,將專項救助范圍進一步擴大,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群眾應救盡救,絕不能發生規模性返貧,確保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都能有保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盡管三年疫情對宏觀經濟和居民收入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籌推進下,我國居民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20年大幅增長21.8%,與人均GDP漲幅基本一致,更為重要的是,在收入增長的同時,收入分配結構持續優化,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這將有利于我國居民消費動力的整體提升。
(七)鄉村全面振興戰略將進一步激發縣鄉消費潛力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四個方面給出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的政策方向。《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建立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確保農民增收和消費提質實現良性循環。《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并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具體部署時再次強調“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并將“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列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九大重點任務之一。這些政策措施有望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化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補齊縣鄉商業短板,構建設施完善、雙向順暢的縣鄉流通網絡,便利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進一步激發縣鄉消費潛力,助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快建成。
(八)物價漲幅將保持在有利于擴大消費的合理水平
雖然物價漲幅暫時還處在低位,但隨著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加快落地見效、內需持續改善,2024年我國物價將逐步回歸到穩定合理的增長水平。財政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2024年,我國財政赤字規模較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并發行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些政策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增長,有利于支撐相關工業品價格。貨幣政策方面,2023年9月份央行提出,要加大已出臺貨幣政策實施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因此,在積極有為的財政、貨幣政策推動下,在國內需求持續改善的市場環境下,我國物價將實現穩中有升,保持在有利于擴大消費的合理水平,預計2024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左右。
(九)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5.5%左右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是2024年的政府工作之一,而消費市場的增長水平則是決定投資效益大小、經濟循環速度、內需擴大程度的關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因此,在國家更大力度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推動下,我國居民消費能力、居民消費環境、市場增長韌性、市場創新亮點等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消費市場將延續穩定向好的恢復態勢,預計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5.5%左右。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957號